菌种繁多,目前发现的有2000多个血清型,对人类致病的是少数。重要引起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沙门菌病)。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培养:
G-杆菌,有菌毛、多数有周身鞭毛。EMB、SS培养形成无色细小菌落。
(二)生化反应: M+
五糖发酵实验:葡、乳、麦、甘、蔗
伤寒沙门菌为二五不发酵,其它产酸不产气(见100页的表)
(三)抗原结构和分类:有O、H、Vi及菌毛抗原,O、H是分型的基本抗原。
1、“O”抗原:是细菌的LPS,刺激机体产生IgM。有许多成分,分别以1,2,3,……等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菌可有多种O抗原;不同种的菌可有相同的O抗原。如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4、5、12;鼠伤寒沙门氏菌有1、4、5、12。也有全不同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6、7;伤寒沙门菌有9、12。将具有共同抗原的沙门菌归为一组,共42组,A—Z组;对人致病有A—E组。
2、H抗原:是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IgG。
有两种:第1相;特异相,用a、b、c…表示。
第2相;非特异相,用1、2、3…表示。
双相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b和1、2
单相菌:伤寒沙门菌有d。
按O抗原分组后,每组菌再根据H抗原分种或血清型。(101页的表)
3、Vi抗原:新分离的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此抗原,具有抗吞噬并保护菌体不受抗体和补体的作用。能阻止O凝集。具有Vi抗原的细菌可用Vi噬菌体分型,超过100个,用A、B、C…及数字表示。
(四)抵抗力:
在水中可生存2—3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可过冬。对热耐受力差,湿热65℃经15—20分钟即可杀死。对胆盐,煌绿等化学物质抵抗力强于其他肠道菌
(五)变异:
1)H—O变异:
2)S—R变异:O抗原丢失,毒力也随之丢失。
3)V—W变异(失去Vi抗原的变异)
4)位相变异: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细菌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并进入固有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消灭,反而在其中繁殖并由其携带至机体的深层部位。这可能与该菌的特异O抗原或Vi抗原有关。此外,菌毛也与致病有关。
2、内毒素:能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症状和休克。
3、外毒素:即肠毒素(由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产生,引起腹泻)
(二)所致疾病:
1、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细菌随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菌量及机体的免疫状态。量多(106~11)或胃酸不足时引起疾病。
菌—小肠(肠壁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增殖(潜伏期1~2周)——第一次菌血症(前驱期:全身疼痛、不适、发热)——肝、脾、肾、胆囊增殖——吞噬细胞吞噬——入血第二次菌血症(发病第一周: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症状、皮肤出现玫瑰疹);胆囊中的细菌—肠道或排出——肠黏膜、淋巴结坏死溃疡(迟发型超敏反应);肾中的细菌——尿—排出(发病的2~3周)。若无合并症,3周好转。典型病历病程为3~4周。
并发症:肠穿孔、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肺炎或肺脓肿。少数病人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副伤寒与伤寒症状相似,但较清,病程短。
2、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病原菌为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107)。
3、沙门菌败血症:病原菌为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多见于儿童或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
(三)免疫性:
细胞免疫较体液免疫更重要,肠热症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很少再发生感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1、标本:败血症时取血;胃肠炎时取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
肠热症:1、2周取血和骨髓,第1周血培养阳性率达80%以上;骨髓培养阳性率可达90~95%以上。2周以后取粪便、尿。
2、分离培养和鉴定:血和骨髓需增菌,粪、尿(沉渣)接种到SS、EMB,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
生化反应:五糖发酵;H2S实验(变形杆菌、副伤寒沙门菌都能产生H2S)
血清学反应:
1、利用多价沙门菌诊断血清做试探凝集——鉴定到属
2、因子血清鉴定0抗原2、4、6、7、9、12——鉴定到组
3、H抗原第一相——鉴定到种
(二)血清学诊断
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和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
在肠热症的诊断中,肥达氏反应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如细菌分离培养可靠,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及患者的血清抗体的含量及消长情况进行判断。间隔5~7d重复采血,凝集效价生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只做一次,应考虑以下情况:
1、正常凝集价:伤寒沙门菌OAb>1:80;HAb>1:160;
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Ab>1:80才有意义。
2、病程:抗体1周出现,若病程的第3周,仍在1:80以下,可能性不大。
3、OAb、H Ab的区别及消长的意义:
OAb =IgM出现早、持续时间短(几个月);H Ab=IgG出现晚、持续时间长(数年)。
O、H均高: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O、H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
O高H低: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O凝集的交叉反应。
H高O低:预防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
(三)带菌者检查:
取粪便、尿、肛拭子、胆汁做培养或用血清学方法立博球探论坛Vi抗体,>1:10为阳性。
四、防治原则
1、消灭和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水源食品卫生管理
3、提高机体抵抗力:注射3联疫苗;Ty2La口服活菌苗已进入试用阶段
4、氯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对其耐药时用氨基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或用TMP-SMZ治疗。
上一篇:细菌学各论——志贺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