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n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9天 |
第10天* |
groups |
|
2nd d |
3rd d |
4th d |
6th d |
9th d |
10th d |
A |
10 |
2 |
0 |
0 |
1 |
2 |
5 |
B |
10 |
0 |
1 |
1 |
0 |
0 |
8 |
合计 |
20 |
2 |
1 |
1 |
1 |
2 |
13 |
* 第10天为被处死鼠的只数
The number of mice to be killed on the 10th day
表2 A、B两组小鼠细菌立博球探论坛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bacteria detection in A、B groups mice
组别 |
n |
细菌培养阳性 |
L型培养阳性 |
groups |
|
the positive of bacteria culture |
The positive of bacteria L-form culture |
A |
10 |
6 |
4 |
B |
10 |
3 |
7 |
合计 |
20 |
9 |
11 |
2.3 组织学检查 取死亡小鼠的心、肝、脑、肺、肾、肠、胆囊组织切片病理检查,心、脑、肺、肾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其中A组2例、B组3例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B组1例见有胆囊上皮细胞瘤样增生(见封三,图1),A、B两组肠切片均见有粘膜下间质性炎,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及粘膜下淋巴滤泡形成(见封三,图2)。
李凤云等:痢疾杆菌L型致病性研究
li Fenyan et al. Study on pathogenicity of Shigella dysenteriac L-forms
3 讨论
3.1 痢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常可转为慢性,慢性菌痢可能与痢疾杆菌在药物等因素作用下转为L型有关。一般认为细菌L型有一定致病性,但致病性较弱,可引起慢性反复发作性感染,其急性发作可能与L型菌回复为原菌有关。本文将痢疾杆菌与痢疾杆菌L型等量分别感染小鼠,虽未见小鼠出现腹泻,但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出现,说明痢疾杆菌及其L型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发病后两组小鼠均相继死亡,A组于感染后第2天即死亡2只,第6天死亡1只,第9天死亡2只,而B组则于感染后第3天死亡1只,第4天死亡1只,其余8只于第10天处死,从死亡时间及死亡小鼠数量上看,A组小鼠死亡较快较多,说明细菌型较L型毒力大。
3.2 细菌变为L型后,许多性状亦发生改变,如形态、染色、生化反应、培养特性等均与原菌不同。至于L型菌致病因素有无改变则尚有争议,有认为L型菌仍产毒,但产毒量较原菌少,且毒力弱,亦有认为细菌变为L型后失去产毒能力[1]。痢疾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靠内毒素致病,而内毒素存在于细胞壁中,细菌变为L型后细胞壁不同程度的缺损或丢失,内毒素量会相应减少,本组资料亦证实这一点,即L型感染组较细菌感染组小鼠的发病较慢,死亡时间较长,死亡只数较少。
3.3 痢疾杆菌在肠道的致病主要依靠菌毛对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继而穿入粘膜上皮细胞内及粘膜固有层内繁殖而引起炎症[2]。本文两组感染后小鼠均见有明显的肠充血、水肿、积液,细菌组充血水肿更剧烈,盐水对照组无此现象。从A、B两组肠壁中均查出痢疾杆菌及L型,A组中有4只分出L型,可能为细菌在体内免疫因素作用下转变为L型,B组中有3只分出细菌型,则可能为部分复原菌。
3.4 痢疾杆菌浸入血流者罕见,本文两组小鼠于感染后虽出现全身症状,但从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中均未分离到该菌,说明细菌及其L型变后,侵袭力均低。至于肉眼所见的肝、肺充血现象应为内毒素所致。
3.5 有关细菌L型与肿瘤的关系已见有不少报道[3~5],认为细菌变为L型后失去细胞壁的与无壁病毒相似,可进入细胞,与细胞DNA整合后导致细胞癌变,肿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感染,尤其是慢性感染可能是一个诱发细胞癌变的因素。本文L型感染组发生胆囊上皮细胞瘤样增生1例,细菌组及对照组无,因例数少,且无有力的证据,目前尚不能得出痢疾杆菌L型有致瘤作用的结论,此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谷良,林特夫,郭秉兰,等.细菌L型与疾病[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66.
2,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3.
3,于东红,王萍,姚敏,等.子宫内膜良、恶及交界性病变的P21、P53表达与细菌L型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
4,汪万英,何杰,赵发英,等.原位杂交立博球探论坛子宫内膜癌中金葡菌L型DNA[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
5,徐淑秀,张世馥,蒋玉梅.鼻咽癌与抗酸菌L型感染及癌基因表达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
上一篇: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