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粘质沙雷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来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文报道了46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的生化特性。本菌属于肠杆菌科,IMViC试验42株为--++模式(91.3%),4株为-+++模式(8.7%)。主要生化试验氧化酶阴性,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阳性,葡萄酸盐阳性,苯丙氨酸阴性,动力阳性,山梨醇阳性,DNA酶阳性。与同属中其他种的主要区别是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均为阴性。对46株粘质沙雷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药物敏感;生化实验
粘质沙雷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群,亦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引起肺部和尿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我们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46株粘质沙雷氏菌进行了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46株粘质沙雷氏菌均分离自本院临床标本,其中尿液16株,前列腺液7株,胸腹水6株,咽喉分泌物6株,血液4株,伤口分泌物4株,胆汁3株。
1.1.2 培养基用法 国产哥伦比亚琼脂及马头羊血制备。生化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E鉴定条。抗生素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微量生化反应管由浙江省军区防疫检疫所生产。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鉴定 细菌分离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标本接种血琼脂和麦康凯平板,35 ℃培养18 h~24 h,凡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PI 20E鉴定。用微量生化反应管进行补充生化试验。主要是葡萄酸盐、苯丙氨酸、动力、山梨醇、DNA酶、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以及葡萄糖OF试验。
1.2.2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KB法,对46株粘质沙雷氏菌进行14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并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均符合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药敏质控标准。
2 结果
2.1 菌株鉴定 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大圆形、灰白色、凸起、湿润、边缘整齐、不溶血菌落。麦康凯平板上形成无色半透明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小杆菌。生化试验氧化酶阴性,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阳性者初步可推断为肠杆菌科细菌;葡萄酸盐阳性,苯丙氨酸阴性,动力阳性,山梨醇阳性,DNA酶阳性者可推断为沙雷氏菌属。进一步生化结果如表1者可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IMViC试验42株为--++模式(91.3%),4株为-+++模式(8.7%)。
2.2 46株粘质沙雷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 结果见表2。
表1 46株粘质沙雷氏菌生物学特性(略)
表2 46株粘质沙雷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3 讨论
粘质沙雷氏菌长期被认为是水和土壤中的常居菌群,对人体无害,只是近年来才发现其可致人体感染,包括泌尿道、呼吸道、脑膜和伤口感染,可引起菌血症、内毒素休克和心内膜炎。近年来由粘质沙雷氏菌所致的院内感染,尤其是引起伤口感染有上升趋势,有引起心脏外科、儿科病房爆发流行的报道。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沙雷氏菌属其他种虽亦偶尔分离,但是否为病原菌尚末确定。沙雷氏菌的一个特点是产明胶酶、脂酶和DNA酶,其与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哈夫尼亚菌属的主要区别是DNA酶阳性。沙雷氏菌属包括9个种,临床上最常见,也是生化特征最明显的是粘质沙雷氏菌,粘质沙雷氏菌与同属中其他种的主要区别是阿拉伯糖阴性,棉子糖阴性,木糖阴性。从土壤或水中分离到的粘质沙雷氏菌在有氧,特别是在20 ℃培养时会产生一种不扩散的红色色素灵菌红素,但临床分离菌株大部分不产色素。粘质沙雷氏菌生物型的鉴定:可利用其O和H抗原加以鉴定,但抗血清不易获得。替代方法包括碳利用试验和其他表型鉴定方法,此类方法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与血清型法联合应用。其它产红色色素的种包括红色沙雷氏菌和普城沙雷氏菌,但较少从人体分离到。臭味沙雷氏菌可从痰、血和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可产生特征性的腐臭马铃薯味,有助于鉴别。居泉沙雷氏菌从临床标本中也可分离出,主要见于伤口渗出液,但居泉沙雷氏菌的生化反应(VP、明胶酶、脂酶、DNA酶阴性)不典型,将来有可能进行进一步分类[1,2]。我们立博球探论坛到的46株粘质沙雷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39.1%以上,其中对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显示沙雷氏菌通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粘质沙雷氏菌的不产色素生物型常和多种抗药R质粒介导的耐药因子有关[3]。
参考文献:
[1] J.Gerald Collee,Andrew G.Fraser,Barrie P.Marmion,et al.Practical Medical Microbiology[J].churchill livingstone,1996:371.
[2] Farmer J J Ⅲ,Davis B R,HickmanBrenner F W,et al.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new species and biogroups of Enterbacteriacea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85,21:4676.
[3] 叶应妩,李健斋,王玉琛.临床实验诊断学(下)[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0632064.
上一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及其致病机制
下一篇:1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