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细菌基本知识和立博球探论坛方法->立博国际,立博官网,立博国际官网,立博指数,立博威廉,立博球探,立博论坛,立博网址-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立博国际,立博官网,立博国际官网,立博指数,立博威廉,立博球探,立博论坛,立博网址-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录入时间:2011-2-24 13:40:41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目前一般实验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发热病人血液只做需氧菌培养,忽略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造成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延误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解病原菌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发热患者做血培养的同时增加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的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9例标本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年龄最小1 d,最大70岁,其中婴幼儿88例,中老年患者21例,患者体温均大于38 ℃,大部分患者在血培养前使用过不同抗生素,经治疗无效或再次发热而住院。
 
    1.2  培养基  需氧培养基、L型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有限公司,按要求配制、分装高压后备用。
 
    1.3  方法  109份血培养分别由患者静脉无菌采血即注入三种增菌液,每瓶3 ml~5 ml,按需氧、L型细菌、厌氧菌生长条件进行培养,每日观察,发现生长再进行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鉴定到种。L型细菌则用低倍镜观察L型平皿,发现油煎蛋型或粗颗粒型菌落,经细胞壁染色,确定为L型细菌后再进行返祖鉴定。
 
    2  结果
 
    109份血培养共分离出7个菌属,6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5%(60/109),需氧菌占15.6%(17/109),L型细菌占37.6%(41/109),厌氧菌占1.8%(2/109),在6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76.7%(46/60),革兰阴性杆菌占20.0%(12/60),厌氧菌占3.3%(2/60)。在阳性球菌中仍以葡萄球菌占据首位68.3%(41/6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3%(26/6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5.0%(15/60)。需氧菌和L型细菌种类见表1。在109例患者血培养中,婴幼儿阳性检出率为58.0%(51/88),中老年患者阳性率为42.9%(9/21),见表2。
 
    3  讨论
 
    结果表明,在109例患者的血培养中,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为55%,L型细菌占37.6%,明显高于需氧菌和厌氧菌,与国内资料36.28%[1]一致,厌氧菌检出率仅为1.8%则低于国内资料5%~15%[2],其原因可能受培养基成分、培养的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待今后观察。在60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从表1中可以看到L型细菌在婴幼儿的检出率最高为62.7%,结合临床资料发现,这些婴幼儿在入院前因发热曾反复使用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最短的7 d,长者可达20 d,进一步说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了L型细菌的形成,从而造成病程延长和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认为对临床疑为败血症或发热患者做血培养时,应同时增加厌氧菌、L型细菌的检查,才能减少漏诊,提高阳性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有利的证据。
作者:雷德龙,徐 兵  《实用医技杂志》(奎屯伊犁州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参考文献:
    [1]  李仲兴,郑家齐,李家宏.诊断细菌学[M].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164.
    [2]  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6.

 

上一篇:肠球菌耐药现状调查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下一篇: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反馈

相关文章:
血液浓度和凝胶强度对血琼脂平板溶血效果的影响 血液琼脂基础原理及实验现象
血液增菌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血液制品无菌试验暂行规程
血液增菌肉汤、双相血培养瓶与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应用对比 161例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血液中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
实验室技术——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组织及排泄物的标准防护方法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