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基本知识->立博国际,立博官网,立博国际官网,立博指数,立博威廉,立博球探,立博论坛,立博网址-突变生物合成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2)

立博国际,立博官网,立博国际官网,立博指数,立博威廉,立博球探,立博论坛,立博网址-突变生物合成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2)



录入时间:2011-10-8 9:58:0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5 聚酮类抗生素的MBS研究

 

    5.1 Rapamycin(雷帕霉素)[2023

 

    Rapamycin是由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NRRL5491产生的31元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结构与FK506tacrolimus,他克莫司)和immunomycin相似(Fig.8)。临床上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病和组织器官移植时产生的排异反应的治疗。

 

    来源于L-赖氨酸的六氢吡啶酸是rapamycin聚酮环的重要组成结构。研究表明,rapL基因编码的RapL(赖氨酸环化脱氨酶)催化L-赖氨酸生成L-六氢吡啶羧酸。

 

1998年,Khaw等通过ΦC31噬菌体介导的基因置换使rapL产生移码突变,构建了RapL失活突变株LEK111。当用TSBGM完全培养基发酵培养野生型菌时,产生rapamycinprolylrapamycin(脯氨酰雷帕霉素,L-脯氨酸取代L-六氢吡啶羧酸),两者比例约为201;同样条件下发酵LEK111,则产生少量rapamy-cinprolylrapamycin,且prolylrapamycin的相对含量大大增加;添加L-六氢吡啶羧酸,产生rapamycin的量和野生型菌株几乎相当;添加L--4-羟脯氨酸,产生两种新的rapamycin类似物[4-羟脯氨酰-26-去甲氧基-rapamycin4-hydroxyprolyl-26-demethoxy-ra- pamycin)和4-羟脯氨酰rapamycin4-hydroxyprolyl- rapamycin)];L--4-羟脯氨酸、L--3-羟脯氨酸也可以掺入到rapamycin中,但新物质结构未阐明;34-双羟脯氨酸和吡啶羧酸未能掺入到rapamycin中。体外活性顺序为rapamycin>脯氨酰rapamycin>4-羟脯氨酰-26-去甲氧基-rapamycin

 

    2001年,Chung等通过同源双杂交技术,获得一个rapamycin基因簇rapQONML被破坏的突变株,在添加六氢吡啶羧酸后,生成16--去甲基-27-去甲氧基rapamycin,而非rapamycin

 

    2003年,Graziani等添加RapL的抑制物到野生型菌的发酵液中,进行类似MBS的研究,在添加噻嗪烷羧酸后,生成了含硫的rapamycin类似物。

 

    Gregory等也曾采用基因手段对rapamycin产生菌进行MBS研究[23

 

    5.2 Enterocin(伏尔加霉素,恩特洛霉素)[24 Enterocinwailupemycin是由Streptomyces maritimus产生的结构相似的抑菌剂,其生物合成途径如Fig.9所示。由encP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氨基裂合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对entero-cinwailupemycin的起始前体苯甲酰CoA的合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2003年,Kalaitzis等通过同源双杂交技术,删除了442bpEncP序列,构建了PAL失活的S.mari-timus突变株XP。添加芳香酸(包括单取代苯甲酸、杂环芳香酸、1--环己烷甲酸),发现单取代苯甲酸中,只有对-氟苯甲酸可被利用,生成20-氟代enterocin5-脱氧-20-氟代enterocin19-氟代wailupemycin DG;2-噻吩甲酸和3-噻吩甲酸以近似12的比例掺入到enterocinwailupemycin类似物分子中,但杂环化合物如呋喃酸(糖酸)、烟酸未能掺入;添加1--环己烷甲酸,只生成了enterocin类似物;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基础上改造而来的芳香酰CoA硫酯的模拟物,只有苯甲酰-SNAC2-噻吩甲酰-SNAC以很低的效率掺入到enterocinwailupemycin G的分子中,而对-甲苯酰-SNAC和对--苯甲酰-SNAC未被利用。这是Kalaitzis等第一次利用MBS技术对PKSⅡ型的大环内酯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上述实验数据说明Ⅱ型PKSs对外源起始单元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3 Erythromycin(红霉素)[25

 

    红霉素是1952年从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erythreus)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碱性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有ABCDE等组分。红霉素分子包括三部分:红霉素内酯(erythronolide)、去氧氨基己糖(desosa-mine)和红霉糖(cladinose)。

 

    6-dEB6-脱氧红霉素内酯)是红霉素合成途径中最早的中间体,在羟化酶的作用下,C-6位羟基化形成红霉素内酯参与生物合成。早期曾获得不能合成6-dEB的突变株2NU153,添加一立博国际官网的红霉素内酯类似物,合成了许多新的衍生物2 6-dEB是在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sDEBS催化作用下,由丙酰-CoA和六个甲基丙二酰-CoA以类似脂肪酸合成的途径生成的。DEBS包括三个亚基:DEBS1DEBS2DEBS3,每个亚基包含两个模块,其中DEBS1还包含荷载域(loading domain),DEBS3还包含一个硫酯酶TE;Pieper等研究表明DEBS1的荷载域对底物的特异性有较大的宽容性,除正常的丙酰-CoA外,还可以接受乙酰-CoA、丁酰-CoAN-乙酰半胱氨酸(SNAC)硫酯等。Khosla1997年通过分子手段使DEBS1酮基缩合酶失活,并构建质粒p JRJ2 ,通过质粒将6-dEB基因转移到异源宿主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中,获得工程菌CH999。添加SNAC-硫酯类似物,修复6-dEB的生产能力,并形成新衍生物。然后将这些新衍生物添加到Streptomyces erythreus发酵液中,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合成一立博国际官网erythromycin D的类似物(Fig.10)。研究发现,SNAC的稳定性和添加时间直接影响到MBS的成功与否及新衍生物的产量。

 

    目前,对红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基因簇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为合成新的衍生物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5.4 Avermectin2632 AvermectinsAVM)是由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in avermitilis)产生的具有杀昆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如Fig.11所示。AVM分子主要由两部分(十六元大环内酯环和L-齐墩果糖二糖)组成,根据C5C22-23C26位结构的不八个组分。AVM的起始单元来自L-IleL-Val,它们在支链氨基酸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α-酮酸,然后在支链氨基酸α-酮酸脱氢酶BCDH的作用下分别生成2-甲基-丁酰-CoA和异丁酰-Co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AVM ab。早在1986BuLock等就通过诱变获得BCDH失活的突变株,利用MBS技术对AVM C25位上的结构进行改造。1991年,Hafne等详细介绍了采用NTG诱变获得BCDH失活突变株的过程,并获得性能稳定的突变株ATCC53568。之后,DuttonBuLock等利用ATCC53568进行了系统的MBS研究,添加800多种突变生物合成元,获得了36种新衍生物,均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衍生物就是多拉克汀(doramectin),它被认为是采用MBS技术合成的AVM家族中最优秀的成员。多拉克汀是在发酵培养BCDH失活突变株的过程中添加环己烷羧酸(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CHC)获得的。因为BCDH失活,不能利用L-IleL-Val为起始单元合成正常的AVMCHC在脂酰-CoA合成酶的作用下,参与到新起始单元的合成。其结构如Fig.11所示,环己烷取代C25位上的原有结构。多拉克汀抗虫谱广、活性强,为极具开发潜力的抗虫新药。

 

    1995年,Skinner等分别对BCDH的两个基因(bkdABCbkdFGH)进行研究,发现F基因中断,添加2-甲基丁酸,只产生a组分。添加环己烷羧酸合成多拉克汀。

 

    2000年,Croop等从S.collinus中克隆到一个能够合成环己烷甲酸-CoA的基因,并成功地将该基因导入Streptomycin avermitilis bkd突变株中,使合成的环己烷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49%。这样,在不添加环己烷甲酸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多拉克汀。随后,Stutz- man-Engwall等通过插入失活、定点突变和错配PCR 等技术使aveC失活,获得CHC-B1 (多拉克汀)与CHC-B2 的比例增大4倍的突变株。经过上述改造获得的工程菌,其多拉克汀的产量大大提高,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6 SiderophoreMBS研究[33

 

    Siderophore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的Fe离子螯合剂,具有很强的Fe离子亲和力,满足微生物对铁元素的需要。Phenolicsiderophore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酚代side-rophore。水杨酸(salicylic acid)是phenolic生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

 

    1991年,Ankenbauer等构建了水杨酸合成阻断突变体Sal-IA602Ankenbauer等添加13种水杨酸类似物到IA602的发酵液中,发现其中只有5-氟水杨酸(5-fluorosalicylic acid)、4-甲基水杨酸(4-methylsali-cylic acid)和3-羟基吡啶甲酸(3-hydroxypicolinic acid)可掺入到pyochelin类似物的生物合成中,并相应的生成5-pyochelin4-甲基pyochelin6-aza-pyochelinFig.12)。活性研究表明,三者都具有Fe离子运输活性,活性顺序为4-甲基pyochelin>Phenolic>6-azapyochelin>5-fluoro-pyochelin

 

    7 讨论

 

    突变生物合成是在研究抗生素次级代谢途径的过程中兴起、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最初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几乎涉及到抗生素的各个类别,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聚酮类和多肽类,开发了许多优秀品种,如2-羟基庆大霉素、N-乙酰西索米星、多拉克汀和依替米星等。同时,也在非抗生素领域得到应用,如对siderophorerapamycin衍生物的研究。

 

    MBS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突变株的检出,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MBS以前,主要靠化学、物理诱变来获得突变株,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工作量大,限制了其发展。基因技术的发展使突变株的获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改造药物的生物合成基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获得突变株。新阶段MBS研究的发展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和基因簇研究的深入;②现代分离立博球探论坛方法特别是HPLC-MS的应用;③突变合成元来源的扩大;④酶工程的发展。

 

    作为产生微生物药物衍生物的重要手段,MBS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①与半合成相比,污染少、成本低,而且有些衍生物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制备;②新衍生物的发酵工艺、提取工艺、所需设备等与原品种相似或相近,甚至稍做改动便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和基因簇研究的深入,为MBS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

 

    MBS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①尽管利用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的获得所需要的突变株,但由于酶的专一性,使得突变合成元的选择范围受到很大限制;②掺入量有限,给新衍生物的立博球探论坛、分离和工业化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产生菌进一步改造、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提取分离立博球探论坛方法进行改进。

 

    MBS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MBS主要是对微生物药物的母体结构进行改造,为药物结构类似物的研究制备方法。

 

    尽管MBS技术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优秀的衍生物品种,特别是多拉克汀的开发成功,无疑预示着其巨大的潜力。

作者:白宝星 张春燕 田敏 朱辉

【参考文献】

    [1Rinehart K L.Mutasynthesis of new antibiotics J.Pure Appl Chem1977499:1361 

2Daum S JLemke J R.Mutational biosynthesis of new antibiotics J.Annu Rev Microbiol197933:241 

3Takeda KKinumaki AYukioItoet al.Mutational biosynthesis of butirosin analogs J.J Antibiot19783110:1023 

4]范铭琦,赵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菌的代谢调控与菌种选育[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9:576 

5]程杉,夏焕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1:60 

6Delzer JRathmann RMüller Het al.New nikkomycins by mutasynthesis and directed fermentation J .J Antibiot1984371:80 

7Bormann CKálmánczhelyi ASüssmuth Ret al.Pro- duction of nikkomycins Bx and Bz by mutasynthesis with genetically engineered Streptomyces tendae Tü901J.J Antibiot1999522:102 

8Galm UHeller SShapiro Set al.Antimicrobial and DNA gyr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novel clorobiocin derivatives produced by mutasynthesi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4:1307 

9Pojer FHeide LShu-Ming Li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clorobio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new insights into the biosynthesis of aminocou-marin antibiotics J.J Microbiol200214812:3901 

10Pelzer SSüssmuth RHeckmann Det al.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lhi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its use for manipulating glycopeptide biosynthesis in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DSM5908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9437:1565 

11Ugura G CMilne CFlett Fet al.Active-site modifi-cation of adenylation domains lead to hydrolysis of upstream nonribosomal peptidyl thioester intermediates J.J Am Chem Soc20041263:5032 

12Micklefield JSmith C P.Engineeering the biosynthesis of nonribosomal lipopeptide antibiotics.The chemical theatre of biological biosystems200422th 28 th 5) 

13Puk OHuber PBischoff Det al.Glycopeptide biosyn-thesis in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DSM5908:function of a halogenase and a haloperoxidase/perhydrolase J.J Chem Biol200292:225 

14Weist SBister BPuk Oet al.Fluorobalhimycina new chapter in glycopeptide antibiotics research J.Angew Chem Int Ed Engl20024124:3383 

15Weist SKittel CBischoff Det al.Mutasynthesis of glycopeptide antibiotics:variations of vancomycinAB-ring amino acid35-dihydroxyphenylglycine J.J Am Chem Soc200412619:5942 

16Hojati ZMilne CHarvey Bet al.Structurebiosyn-thetic originand engineered of calcium-dependent antibi-otics from Streptomycin coelicolor J.J Chem Biol2002911:1175 

17Wohlleben WPelzer S.New compounds by combiningmoderngenomics andold-fashionedmutasynthesis J.J Chem Bio2002911:1163 

18Kim H BSmith C PMicklefield Jet al.Metabolic flux analysis for calcium dependent antibioticCDAproduc-tion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J.Metabol Engineer2004,(6:313

 

 

上一篇:突变生物合成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1)

下一篇:微生物在多环芳烃降解应用中的机理及其研究趋势

相关文章:
利用阻断突变技术确定中间代谢产物 基因突变的特点
利用阻断突变技术确定中间代谢产物 基因突变的类型
突变机制 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
基因突变的定义及特点 微生物的诱变和突变回复试验
基因突变类型 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筛选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