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汉堡-埃普多夫大学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杂志《新英格兰医学》(《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发表。
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项目首次展示了快速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及时的数据共享给全球各科研领域所带来的巨大贡献,证实了信息数据的快速共享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应对全球重大突发性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
在此次疫情中,研究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致病菌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并向全球免费公开所有数据,且声明在公共领域许可的范围内,所公开的数据没有使用限制。该数据库的公开使得整个科学界在第一时间共享了相关数据信息,省去了从数据产生到文章发表的时间,为尽快控制疫情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据了解,相关研究人员在收到样品后,3天内完成了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测序和初步组装,确定该菌株属于血清型O104,并及时将相关基因组序列数据公开分享,促进了全球生物信息学家的通力合作;在数据发布的24小时之内,完成了对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组装;在数据发布的2天后,研究人员发现引起此次爆发的菌株与2001年在欧洲分离的菌株01-09591及2002年的中非分离株55989有高度相似性,并展开进一步分析比较;5天后,研制出该大肠杆菌的诊断试剂盒,并向全球范围内无偿提供立博球探论坛实验方案及所需引物序列信息;2周内,全球的研究人员在维基百科中公开了24篇关于该菌株的毒力、抗性基因、进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报告。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全军微生物立博球探论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杨瑞馥教授说:“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进化起源和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为全球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协作模式。”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上一篇:再好的隐形眼镜也是异物 药监:美丽背后有隐患
下一篇:雀巢回应高钙奶细菌超标